|

围场:监督“小微”权力 护航乡村振兴

来源:承德市纪委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2-06-15 17:54:32 阅读量:413


“这路是上个月刚修好的,这下大伙儿卖土豆就方便多了。修路的钱一部分是村委会干部跑县里争取的,一部分是村民自筹的。花多少,还剩多少,村财务公开栏上记得一清二楚。”日前,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委巡察组在大头山乡黄土梁村巡察时一位村民说道。

只有清清楚楚“亮家底”,明明白白“晒账本”,群众才能更好地参与监督。今年以来,该县坚持问题导向,持续紧盯基层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聚焦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审批事项、低保评议、“三资”管理、惠农惠民资金落实等事宜,完善“村级贴身监督+乡镇全面监督+县级重点监督”三级监督体系,通过日常监督、常规巡察、机动巡察,采取实地走访、调取数据信息、查阅资料、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村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精准监督,严查不作为、不担当等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规范“小微”权力运行,严防“微腐败”。

为使村(社区)两委“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该县充分调动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通过参加村(社区)“两委”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查阅相关档案资料、会议记录、财务账目等方式,对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是否廉洁履职、民主决策以及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跟进监督,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并及时将发现的问题线索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切实保障群众利益。今年以来,该县共处置村干部问题线索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人,组织处理2人。

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过程中,村(社区)干部处在“神经末梢”,官不大,但手中握着国家惠农物资的发放、拆迁、补偿工作等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权力,若对其监管不到位,很容易滋生腐败。为使村干部敬畏权力,慎用小微权力,该县以加强村干部警示教育为抓手,组织全体村干部、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以及村民小组长,通过观看《群众利益无小事》等警示教育片、参加廉政教育党课、学习通报的典型案例等形式,强化警示震慑。截止目前,累计5000余人次接受警示教育。

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只有聚焦基层‘主战场’,把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盯村(社区)小微权力运行的‘关键领域’,才能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落到群众‘心坎上’。”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分享到:

©中共承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承德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8037292号